梅艷芳(1963年10月10日~2003年12月30日),出生于中國香港,祖籍廣西合浦,中國香港女歌手、演員,香港演藝人協(xié)會的創(chuàng)辦人之一及首位女會長。
1982年獲“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”;推出了個人第一張專輯《心債》。1983年,唱片《赤色梅艷芳》主打《赤的疑惑》開始走紅,唱片五白金。
1985年-1986年跨年舉行了首次個人演唱會,連開十五場,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個唱的場數(shù)記錄。同期推出唱片《壞女孩》,首周即賣得40萬張(8白金),累計達72萬張,刷新了香港個人專輯銷量紀錄,在次年獲頒“IFPI全年最佳銷量獎”。在1985-1989年連續(xù)五年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“最受歡迎女歌星”。《女人花》、《親密愛人》、《一生愛你千百回》等歌曲在大陸流行。國粵語專輯超過四十張。1998年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“金針獎”。2009年經(jīng)“世界紀錄協(xié)會”評定,以全球個人演唱會總計292場當選“全球華人個人演唱會最多女歌手”。1987-1988年,憑借《胭脂扣》拿下了金像獎、金馬獎、金龍獎和亞太影展四料影后。兩奪金像獎最佳女配角。拍戲涉足文藝、動作、喜劇等各類角色。
演藝事業(yè)外,她熱心公益慈善,于1993年7月27日成立了《梅艷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會》。
2003年12月30日2時50分,梅艷芳因?qū)m頸癌病逝,年僅40歲。2004年1月葬禮期間,治喪委員會以《別矣,香港的女兒!》為題刊登訃聞。2014年7月18日,梅艷芳銅像豎立在香港星光大道。
梅艷芳,祖籍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北海市合浦縣,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香港,家中兩兄一姐,她排行最小。梅艷芳的父親早逝,其母獨力供養(yǎng)四名子女,全家僅靠母親經(jīng)營破舊的“錦霞”歌舞團維持生計,家境十分窘困。小小年紀的梅艷芳深受影響,四歲半便與姐姐在香港荔園游樂場登臺表演,從此與舞臺結(jié)下不解之緣。
1982年,她以一曲《風的季節(jié)》奪得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(現(xiàn)名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)冠軍,簽約華星唱片公司,推出了第一張專輯《心債》,正式踏入歌壇。
1983年,梅艷芳推出第二張唱片《赤色梅艷芳》,拿下五白金銷量。
1983年,在東京音樂節(jié)上獲得亞洲特別獎。
1985年推出唱片《梅艷芳》,主打歌《似水流年》由世界音樂家喜多郎作曲,服裝設(shè)計師劉培基把梅艷芳包裝成“男兒漢”,西裝加上墨鏡和寬墊肩給人以豪邁的感覺,打破了傳統(tǒng)女性的溫婉形象。
1985年12月31日至1986年1月14日,梅艷芳在香港紅館舉行了首次個人演唱會《百變梅艷芳盡顯光華演唱會》,連開十五場,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個唱的場數(shù)記錄。同期推出的唱片《壞女孩》,首周即賣得40萬張,累計達72萬張,刷新了香港地區(qū)個人唱片的銷量記錄,在次年獲頒“IFPI全年最佳銷量獎”。
1986年推出《妖女》,《壞女孩》和《妖女》是梅艷芳早期前衛(wèi)叛逆的形象,隨后的《似火探戈》、《烈焰紅唇》、《淑女》、《夢姬》等前衛(wèi)的女性形象,正是《壞女孩》和《妖女》的變奏和延續(xù)。
1987-1988跨年,梅艷芳在香港紅館創(chuàng)下連開28場演唱會的紀錄,贏得“梅廿八”的稱號。同年,梅艷芳以唯一亞洲女歌手身份受邀至韓國漢城奧運會參加“奧運前奏大匯演”,與美國女歌手珍妮杰克遜同臺演出。
1985-1989年連續(xù)五年奪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“最受歡迎女歌星”。此外,她在1988年同時奪得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及音樂最受歡迎女歌星獎。
1990年梅艷芳在香港連開三十場個人演唱會,隨之而來了“梅三十”稱號。
梅艷芳于1990年生日會公開宣布退出競奪音樂獎項(其后所獲均為音樂致敬榮譽)。
1991年初梅艷芳在推出自己的首張國語專輯《親密愛人》后決定暫別舞臺,并舉行了“告別舞臺演唱會”,共開30場,揮淚告別歌迷,場面感人。
1994年,梅艷芳推出唱片《是這樣的》,至此,梅艷芳過往專輯銷量累計突破一千萬張。此后,她又一連推出了《鏡花水月》、《女人花》、《床前明月光》等專輯,形象依然突破多變,歌曲風格多樣。其中《女人花》和《一生愛你千百回》等歌曲成為梅艷芳國語歌的代表。“中國風”歌曲《床前明月光》則是她在新領(lǐng)域的一次嘗試,配合她的演繹,充盈著濃厚的文藝氣息。
1995年,梅艷芳首次開啟內(nèi)地巡回演唱會,梅艷芳耐不住歌迷的熱情,尾場臨時加唱禁歌《壞女孩》,雖遇歌詞敏感處以“啦啦啦”帶過,仍被認定違規(guī),其余場次被迫取消,梅艷芳自此遭遇內(nèi)地“七年封殺”,失去了在內(nèi)地舉行個人演唱會的資格。
1998年梅艷芳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“金針獎”。
1999年初,梅艷芳受邀至中央電視臺春節(jié)聯(lián)歡晚會表演。
進入新世紀后,梅艷芳不再活躍一線,卻更加積極致力于內(nèi)地香港演藝事業(yè)的交流合作以及提攜后輩。
2002年為紀念加盟樂壇20周年,梅艷芳傾力制作音樂大碟《with》,當中收錄她與11位好友合唱的歌曲。當年的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六位女歌手(鄭秀文、楊千嬅、容祖兒、何韻詩、梁詠琪、陳慧琳)合唱《似水流年》致敬。同年舉行紀念入行的世界巡回演唱會(極夢幻演唱會),由于當年內(nèi)地解禁,梅艷芳提出在京滬兩地開唱的請求,最終只獲準上海一場,亦成為梅艷芳人生中唯一一場粵語地區(qū)以外的內(nèi)地演唱會。
2003年11月,身患癌癥的梅艷芳帶病踏上紅館舞臺,紅館絕唱:梅艷芳2003告別經(jīng)典演唱會舉行了人生最后的演唱會“梅艷芳經(jīng)典金曲演唱會”。
2003年底,梅艷芳獲得兩項中國歌壇的致敬榮譽(中國金唱片獎“評委會藝術(shù)成就獎”和中國原創(chuàng)歌曲獎“杰出貢獻獎”),成為第一位獲得中國國家級音樂藝術(shù)成就獎的香港歌手。
2004年初,MTV亞洲大獎和音樂風云榜追頒梅艷芳致敬榮譽,贊揚了梅艷芳奉獻音樂的一生。
2005年11月8日,香港郵政推出“香港流行歌星”郵品系列中,梅艷芳與陳百強、張國榮、羅文、黃家駒成為獲致敬推出郵票的歌手。
2009年經(jīng)“世界紀錄協(xié)會”評定,梅艷芳以全球個人演唱會總計292場當選“全球華人個人演唱會最多女歌手”。
1984年主演了電視劇《香江花月夜》,這也是梅艷芳唯一的電視連續(xù)劇。劇中飾演一名遭遇曲折的歌女,角色可謂度身訂造。她的歌女造型別具風韻,更帶點滄桑,加上其精湛的演技令人刮目相看。正因為劇集是講述歌女的生涯,因此出現(xiàn)大量的歌曲,這也是這部電視劇的另一特色。
1984年的一部《緣分》即讓她獲得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。
1987年-1988年《胭脂扣》上映,片中一段凄美的東方人鬼情未了令梅艷芳成為“四料影后”,角色“如花”也成為留名影史的經(jīng)典人物。
1990年電影《川島芳子》公映,川島芳子是近代中國充滿爭議的傳奇人物,梅艷芳的表演神形俱備,恰當?shù)卦忈屃私巧?/p>
1991年憑借戰(zhàn)爭文藝片《何日君再來》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(jié)最佳女主角。
1992年《審死官》是梅艷芳的喜劇代表作,她與“無厘頭”搞笑之王周星馳搭戲,表演絲毫不顯遜色,其中經(jīng)典對白和拿捏得當?shù)膭幼魃袂楦蔀殡娪傲咙c。
1993年《東方三俠》搖身一變成為行俠仗義的女飛俠。在片中不僅造型多變,流暢的打戲也是本片的一大看點。
1997年電影《半生緣》,梅艷芳在片中飾演的顧曼璐,為了養(yǎng)家放棄戀人當上舞女,錯失情緣。她將愛恨交織的情緒演繹得絲絲入扣,憑借本片榮獲了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、及第3屆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獎。
2001年電影《鐘無艷》她在片中破天荒反串男角,將昏庸好色的齊宣王演得活靈活現(xiàn),并憑此片獲得《明報周刊》演藝動力大獎的最突出女演員獎。
2002年影片《男人四十》是梅艷芳人生的最后一部戲,她主演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,刻畫了主角平淡而又細膩的內(nèi)心,一舉摘得中國長春電影節(jié)的影后桂冠。
少時家境窘困的梅艷芳從小與姐姐梅愛芳一同登臺演出,兩姐妹四處登臺彼此照顧,感情非常深厚。
梅艷芳一生珍惜朋友、交游廣闊,她在娛樂圈里是公認的豪爽與仗義。正因為這種真誠、博愛、俠義的性格使她成為演藝界尊崇的“大姐大”。2002年,梅艷芳在慶祝入行二十年的紀念節(jié)目上對大家說:我在娛樂圈闖蕩二十年,四個字概括:“友情歲月!”
梅艷芳在事業(yè)生活的低潮期遇到了藏傳佛教“十四世紅寶冠法王”夏瑪巴講經(jīng)說法。梅艷芳深受感觸,于1993年決心皈依,成為一名佛教俗家弟子(佛教居士)。梅艷芳終其一生十分虔誠,曾于香港“千禧紅觀音法會”上演唱歌曲《心經(jīng)》,為港人新千年祈福,并曾捐建香港佛教圣地志蓮凈苑的荷花池。梅艷芳逝世后,葬禮依佛教禮儀,靈堂掛有“往生凈土”四字匾額,香港佛教聯(lián)合會會長覺光長老主持蓋棺儀式,并有僧眾進行法事。志蓮凈苑念及梅艷芳捐助修苑的公德,破例為其做“頭七”法事。夏瑪巴曾指梅艷芳佛緣深厚,逝世時身旁有喇嘛誦經(jīng),遺容十分安詳,且當日正值臘月初八“佛成道日”,對于一個佛教徒而言亦可謂莊嚴殊勝。如今,梅艷芳的靈位設(shè)于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下。
1990年的香港個人演唱會上,梅艷芳一襲紅衣翻唱了歌曲《血染的風采》。
在1993年《東周刊》的專訪中,梅艷芳坦言政治事件喚醒了國家意識,她因此放棄剛拿到的加拿大護照,決心留在香港為國家盡一份力。“中國有地方發(fā)生災難,心里會一下子很疼,會很著急。但有時候,有人做了不好的事,作為中國人,我會覺得很羞”,多年之后的1997年,面對《電影故事》專訪詢問香港回歸祖國的感受時,梅艷芳沒有豪言壯語,只說出這段樸實真摯的話。
1993年12月,梅艷芳與成龍、許冠文等人發(fā)起成立了香港演藝人協(xié)會。
2001年12月27日,梅艷芳正式出任第五屆理事會會長,成為該協(xié)會首位女會長。
2001年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,梅艷芳以會長身份號召香港演藝界鼎立支持。
2002年演藝界發(fā)生“陳寶蓮遺體偷拍事件”和“劉嘉玲裸照事件(東周刊事件)”作為會長,梅艷芳站出來聲討譴責,并組織香港藝人集體抗議無良媒體。
2002年7月,內(nèi)地流行音樂頒獎禮“音樂風云榜”赴港舉行活動,梅艷芳帶同香港歌手積極參與,表示“希望兩地樂壇可以共同繁榮”。
2003年3月,梅艷芳率理事會成員至北京交誼拜會文藝部門領(lǐng)導,為大陸和香港演藝人建立更緊密關(guān)系而努力。香港演藝人協(xié)會也首次吸納內(nèi)地藝人入會,加強了兩地文藝界的交流融合。同年6月,梅艷芳代表香港電影界在特區(qū)政府總部向傳媒介紹《內(nèi)地與香港關(guān)于建立更緊密經(jīng)貿(mào)關(guān)系(CEPA)》給香港電影業(yè)帶來的機遇。梅艷芳曾多次表示“希望兩岸三地的演藝人多些交流,團結(jié)起來,共同發(fā)展”。
2003年“非典”時期,身患癌癥的梅艷芳對外界隱瞞病情,傾力聯(lián)絡(luò)各界人士,組織演藝界明星全力發(fā)起“茁壯行動”和“1:99慈善音樂會”,最終籌得2300萬元善款,使遭受“非典”肆虐的家庭得以受惠。梅艷芳則因此獲得由香港電臺及《明報》合頒的“抗SARS杰出獎”。
2003年10月,香港電影界代表團應邀赴京交流,梅艷芳因病未能同行。時任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接見了代表團,并委托團長馬逢國向梅艷芳轉(zhuǎn)達問候。
1993年為支援賑災、支持同胞,打破不北上的諾言,與譚詠麟一同擔綱北京人民大會堂華東水災賑災義演的壓軸嘉賓。
1993年7月27日,梅艷芳正式成立自己的《四海一心慈善基金會》。舉行多場慈善演唱會,受益捐助老人院醫(yī)院,“四海一心基金會”的首次籌款活動于1993年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,盛大的慈善晚宴加上溜冰演唱會,一舉籌得四百余萬善款,均捐贈多倫多大學徐立之博士作為遺傳學研究,并打破當年多倫多華人社區(qū)的最高籌款紀錄。推動成立[香港影視明星體育協(xié)會慈善基金],服務(wù)對象以老人為主。
1994年在香港舉行的籌款晚宴及獎券義賣籌得750萬善款,其中200萬捐贈瑪麗醫(yī)院的肌胳系統(tǒng)再造計劃,成立新骨科手術(shù)室,院方將其定名為“梅艷芳骨科手術(shù)室”;又曾捐贈予華東水災、香港醫(yī)學博物館、東華三院福幼基金、九龍醫(yī)院、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模擬課室及國內(nèi)兒童福利等用途;還曾捐贈百萬興建“東華三院護老中心”,真正為各地華人社群的醫(yī)療、安老、教育、社會福利及研究等各個領(lǐng)域帶來支持和鼓舞,體現(xiàn)及光大了“四海同心”的慈善精神。
1999年5月21日出任“樂施大使”赴云南探望兒童。
2002年美國加州州長頒發(fā)梅艷芳“杰出慈善藝人”榮譽,2002年12月15日出席保良局活動,當場捐款助養(yǎng)500兒童。
2003年02月16日SAA動物捐贈大行動、加港星輝耀頤康(演唱似是故人來)、發(fā)起“茁壯行動”。
2003年10月聯(lián)合國亞太殘疾人組織在沈陽發(fā)起"10.25愛心永恒巨星演唱會",梅艷芳負責牽頭召集演出人員,后因身體原因,未能出席此次演出。
梅艷芳去世后,為發(fā)揚和延續(xù)她的善心,梅艷芳國際歌迷會和四海一心基金會依靠既有資金和歌迷、友人的捐贈,繼續(xù)為社會募集善款。
2004年梅艷芳逝世周年之際,基金會將電影《十面埋伏》劇組及“周年祭慈善晚宴”籌集的善款捐贈香港大學做研究用途。
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期間,歌迷會和基金會分別向災區(qū)捐贈十萬善款。此外還先后捐助了香港“監(jiān)護者早期教育中心”、“福幼基金會”以及“樂施會扶貧發(fā)展工作”等公益事業(yè)。為支持內(nèi)地貧困地區(qū)的希望工程事業(yè),2008年經(jīng)紀人王敏慧及友人林建岳在梅艷芳逝世五周年之際籌款建立了“貴州省惠水縣打引鄉(xiāng)梅艷芳第一小學”。
2011年歌迷會再次捐款建立“廣西省藤縣天平鎮(zhèn)大坡龍?zhí)锩菲G芳第二小學”,為貧困地區(qū)的教育事業(yè)做出貢獻。
2012年籌建“梅艷芳第三小學”,已于2013年7月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(qū)竣工落成。
2013年12月30日為紀念梅艷芳逝世十周年舉行的“梅艷芳·10·思念·音樂·會”,扣除有關(guān)開支后,收益余款約有36萬,張學友和曾志偉私下再捐出善款來補足數(shù)字總共50萬,全部會捐助“兒童癌病基金”。
2018年7月11日出版的《小行星通告》新增了四十五顆中文小行星名稱。其中四顆小行星以香港著名藝人命名。梅艷芳小行星,編號55384Muiyimfong,由楊光宇先生在2001年9月25日發(fā)現(xiàn),臨時編號為2001SQ267。
電影獎項
音樂獎項
慈善榮譽
身后榮譽
音樂上,她風格多變,2009年經(jīng)“世界紀錄協(xié)會”評定,以全球個人演唱會總計292場當選“全球華人個人演唱會最多女歌手”。她35歲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“金針獎”,四十歲獲得中國金唱片獎(國家級音樂獎)的藝術(shù)成就榮譽。
電影上,她先后獲得兩岸三地的影后榮譽(金馬獎、金像獎、金鹿獎),在二十年(1985-2005)香港電影累計票房中位列女演員第三。去世后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追授“演繹光輝永恒大獎”,被中國電影表演藝術(shù)學會評入“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(yōu)秀演員”。
她唱過《壞女孩》的叛逆,也唱過《似是故人來》的典雅;唱過《烈焰紅唇》的性感,也唱過《夢里共醉》的傳統(tǒng)。她的風格是中國與西洋的結(jié)合,仿佛香港這座城市的時代文化縮影。”
梅艷芳在有限的時間里盡情發(fā)光發(fā)熱,告訴我們?nèi)绾尾艣]有白活一場,讓我們反思生命的意義。雖然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,但卻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
失去這瑰寶,對演藝界是沉重的打擊,但梅艷芳在離開前,留下了一份珍貴的禮物。她用積極的態(tài)度、堅強的精神,讓我們學懂如何放下。梅艷芳重視友情,這份友情不是一時,而是一世。她用有限的生命,帶來無限的回憶,她永遠是我們心中的女主角。
她的性格是“寧可天下人負她,而她決不會負天下人”。她對新人、對一些需要照顧的人,她會照顧得無微不至。
梅艷芳是個很“男人”的女人,非常夠義氣,朋友們聚餐她永遠搶著付錢。我覺得梅艷芳是真正屬于舞臺的,她可以控制整個舞臺,舞臺就好似她家。
她在圈子里的人緣可以算是第一,因為幾乎所有認識、不認識她的人都支持她。這個圈子人緣很重要,像她這樣的巨星對所有人都很真誠,不會有兩種面孔。
她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演藝天才,能夠同她合作過,是我的榮幸!
在合作的女性當中,印象最深是梅艷芳,我很喜歡跟她合作,她是個很爽的女人,很少有女演員走在一起沒有妒忌心,而梅艷芳就是一個沒有嫉妒心的人,很舒服,是個影響力很大的女人。
梅姐是我最欣賞的前輩,她對人生積極的態(tài)度令人敬重。昔日跟梅姐相處,她說的每一句話我都銘記于心。
梅姐是個非常豪爽、非常義氣的人,她很知道保護和栽培新人,她是我最喜歡也最敬佩的女藝人,歌舞、演戲無所不能。
這個女人很有味道,她是個很有愛心的人,甚至可以將整個心擺出來給你,她答應了的事就一定會幫到底。
師父對我不只是影響那么簡單,真的是把我塑造成型的人。她讓我懂得怎樣去面對我的人生,尤其是她那種“俠女”性格,對我的影響潛移默化。我希望可以像她一樣,很用心地為社會做一些事
在我拍《手機》的時候,她曾經(jīng)來看我,我打算找一位香港男演員來演《天下無賊》,梅艷芳知道后就一直替我聯(lián)系,在她生病后,還在為我找演員的事情操心,令我非常不忍。梅艷芳的心里裝著別人,她當選香港演藝人協(xié)會主席時,許多導演都去捧場,梅艷芳非常謙虛和周到地道謝,她大口地喝酒,兩個小時后便醉倒了。醒來以后,她給每一位導演打電話致歉,說她沒有照顧好大家。
在我心目中,梅艷芳是一個天才演員。她在《胭脂扣》、《英雄本色3》,《半生緣》等許多電影里都曾創(chuàng)造過非常成功的銀幕形象。我很看重她性格里有決斷、敢擔當?shù)哪欠N大姐氣質(zhì),而正是這種氣質(zhì)吸引了我,決定邀請她來參演《十面埋伏》。她現(xiàn)在突然去世,讓我感到很遺憾。
梅艷芳是非常真誠的一個人,可以說她在中國演藝圈里是一個典范、一個榜樣。
她雍容豁達有風度、性格豪爽、有情有義、為人真誠,在圈子里的人緣可以算是第一,更熱心栽培新人,有愛心,一生不斷做善事,是諸多明星藝人的榜樣,她不只屬于演藝界,更是屬于全香港,被稱為“香港的女兒”。
Copyright ? 2020-2025 www.hhscjgc.com [天龍影院]